在DIY的過程中,我們免不了碰上一些電腦的硬件故障甚至是配件損壞,與什么都靠售后的品牌機用戶不同,有著DIY自豪感的我們當然不能什么事都求外人。好在既然是DIY產品,所有配件都可以自己拆裝而不會受到任何限制,那么自行判斷更換,甚至簡單維修就是我們拯救愛機的最佳方案了。
一、開機無顯示
開機無顯示是最怕碰到但是又經常碰到的一種問題,其中有一些故障只有很簡單的報警聲提示,而有些甚至連最基本的主板報警聲都不會發出,所以判斷非常困難。首先我們要知道,幾乎所有與主板相連接的板卡,包括主板自身和處理器出問題,都有可能引起開機無顯示的現象。
(一)有報警聲的故障
大部分主板都內置了簡單的故障報警功能,其中一部分高端產品可能會帶有LED提示屏,但大多數產品只有聲音報警功能,而且有不少產品在主板上沒有集成揚聲器,用戶必須自己安裝相應附件或連線才能聽到聲音,為了保證未來排障的需要,大家在組裝電腦時千萬不要省略這一步。
主板報警聲與采用的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廠商(如下圖,從BIOS設置畫面和主板BIOS芯片上,都可以分辨生產廠商)有關,但目前主板BIOS基本被Phoenix-AWard一家壟斷,所以報警聲也基本得到了統一,但也要注意一些特殊主板可能會有不同的報警方式。
1、內存報警聲(一般為連續短促嘀嘀聲)
內存報警的無顯示故障較為常見,其中極少部分是內存條故障,大部分是內存接觸不良引起的。
例如內存沒有插到底或插歪;方向插反被防呆口卡。粌却鏃l金手指或插槽內有污染導致接觸不良或短路;內存條做工不良,金手指表面氧化導致接觸不良;內存插槽質量低劣,簧片與內存條的金手指接觸不實等等。
處理辦法:
打開機箱,用橡皮仔細地把內存條的金手指擦干凈,把內存條取下來重新插一下,用熱熔膠把內存插槽兩邊的縫隙填平,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繼續氧化。
注意:在拔插內存條時一定要拔掉主機的電源線,防止意外燒毀內存。
2、顯卡報警聲(一般為一長兩短的鳴叫)
此類故障一般是顯卡出現問題,有可能是顯卡損壞,但同樣大部分是類似內存的接口問題,也可能是輔助供電接口松動引起的。由于目前輔助供電對顯卡越來越重要,有些顯卡自帶輔助供電接口狀態燈甚至報警聲,這點在檢查時需要注意。
處理辦法:
打開機箱,檢查顯卡接口,以類似內存的處理方式進行處理即可。另外由于在目前主流的立式機箱中,顯卡因為自身的高度和重量遠比內存大,會對插槽施加較大的力量,因此要注意將其面板用螺絲或免工具壓板等更好地固定在機箱上,以減少對插槽和自身金手指部分的壓力。另外當然也不要忘了檢查輔助供電接口狀態。
如果以上辦法處理后還報警,就可能是顯卡的芯片壞了,要更換或修理顯卡。如果開機后聽到“嘀”的一聲自檢通過,顯示器正常但就是沒有圖像,如果把該顯卡插在其他主板上使用也正常,那就是顯卡與主板不兼容,應該更換顯卡。
(二)開機無顯示,無報警聲
引起此類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CPU方面的問題
、貱PU損壞:可用萬用表測試CPU周圍的三個(或一個)場管及三個(或一個)整流 二極管,檢查CPU是否損壞。
CPU或CPU插座有缺針或松動:這類故障表現為點不亮或不定期死機。需要打開CPU插座表面的上蓋,仔細用眼睛觀察是否有變形的插針,其中AMD處理器主要需要觀察CPU的針腳部分(圖5),而Intel處理器則要觀察主板LGA插座內的針腳情況(圖5)。
②CPU插座的風扇固定卡子斷裂:可考慮使用其他固定方法,一般不要更換CPU插座,因為手工焊接容易留下故障隱患。
③CMOS里設置的CPU頻率不對:清除CMOS即可解決。
清除CMOS的跳線一般在主板的鋰電池附近,其默認位置一般為1、2短路,只要將其改跳為2、3短路幾秒種,即可解決問題,對于以前的老主板,如找不到該跳線,只要將電池取下,待開機顯示進入CMOS設置后再關機,將電池安裝上去也可清除CMOS。
2、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有問題
檢查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是否有問題,例如蠻力拆裝顯卡,導致顯卡插槽開裂,即可造成此類故障。
3、內存方面的問題
某些老的主板比較挑剔內存,一旦插上主板無法識別的內存,主板就無法啟動,甚至某些主板還沒有故障提示(鳴叫)。另外,如果插上不同品牌、類型的內存,有時也會導致此類故障。
有時因為用力過猛或安裝方法不當,造成內存槽內的簧片變形斷裂,使得該內存插槽報廢,當你插入內存時即發生此類故障。
注意:在插拔內存條時,應垂直用力,不要左右晃動。在拔插內存條前,一定要拔去主機的電源,防止使用STR功能時內存帶電,燒毀內存條。另外,內存也不要安裝反了,以免加電后燒毀內存條。不過現在的主板,一般有防呆設計、不會插反。
4、主板BIOS被破壞
主板的BIOS中儲存著重要的硬件數據,也是主板中比較脆弱的部分,極易受到破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系統無法運行。
如果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壞,就會出現開機無顯示。一般BIOS被病毒破壞后,硬盤里的數據將全部丟失,你可以檢測硬盤數據是否完好,以便判斷BIOS是否被破壞;在有DEBUG卡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卡上的BIOS指示燈是否亮來判斷。當BIOS的BOOT塊沒有被破壞時,啟動后顯示器不亮,PC喇叭有“嘟嘟”的報警聲;如果BOOT被破壞,這時加電后,電源和硬盤燈亮,CPU風扇轉,但是不啟動,此時只能通過編程器來重寫BIOS。
你也可以插上顯卡,查看是否有顯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驟操作即可。),倘若沒有開機畫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張自動更新BIOS的軟盤,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壞后,軟驅根本就不工作,此時建議找服務商,用寫碼器將BIOS更新文件寫入BIOS中。
5、CMOS使用的電池有問題
按下電源開關時,硬盤和電源燈亮,CPU風扇轉,但是主機不啟動。當把電池取下后,就能夠正常啟動。
6、主板自動保護鎖定
有的主板具有自動偵測保護功能,當電源電壓有異常、或者CPU超頻、調整電壓過高等情況出現時,會自動鎖定停止工作,表現為主板不啟動。你可以把CMOS放電后,再加電啟動。有的主板需要在打開主板電源時,按住RESET鍵才可以解除鎖定。
另外,許多主板都提供了嚴格的溫度監控和保護裝置。一般CPU溫度過高,或主板上的溫度監控系統出現故障,主板就會自動進入保護狀態,拒絕加電啟動、或報警提示,此時你應該檢查主板的溫度監控裝置是否正常。
7、主板上的電容損壞
檢查主板上的電容是否冒泡或炸裂(如下圖)。當電容因電壓過高或長時受高溫熏烤,會冒泡或淌液,這時電容的容量減小或失容,電容便會失去濾波的功能,使提供負載電流中的交流成份加大,造成CPU、內存、相關板卡工作不穩定,表現為容易死機或系統不穩定,經常出現藍屏。
二、其他常見故障判斷與排除
只要能在屏幕上顯示信息,我們對電腦故障的判斷就會簡單得多,所以有些故障只要根據系統的表現和提示進行處理即可。
(一)花屏
花屏是僅次于屏幕不顯示的重大問題(如圖),由于信息經常顯示不完整,它其實也影響了我們對故障的判斷。花屏本身已經可以確定是顯示系統的問題,其中比較常見的塊狀花屏一般是顯存問題。有些帶有明顯偏色的顯示問題可以考慮是顯示器或顯示接口、連線的問題,應檢查接口是否有斷針,連線是否有被壓扁,彎折過大等問題。
如接口、連線、顯示器檢查和整修仍然沒有排除故障,則要考慮問題來自顯卡軟硬件。如果只有進入系統后才出現花屏等問題,我們建議大家首先考慮顯卡驅動程序,如果是剛更換的驅動,則卸載新版驅動,使用原來沒有問題的舊版驅動進行嘗試。
如果軟件方面的嘗試無法排除故障,或者在開機進入系統前,如BIOS檢查和載入界面、系BIOS設置界面中就出現花屏問題(如圖),那么基本可確定顯卡硬件已經出現了硬件問題,我們需要再次檢查顯卡插槽是否穩固和潔凈,顯卡表面是否有積塵、風扇轉動是否正常,并進行清理等工作。
如果在進行以上工作后故障現象沒有改善,那么說明顯卡,特別是顯存顆粒或GPU的顯存控制部分確實存在問題,需要比較專業的維修。在送修時,如果是顯存部分的問題,維修費用不會太高,畢竟現在內存價格已經比較便宜,但如果是GPU部分的問題,且顯卡已在保修期外就不建議維修了,費效比并不高,不如購買比較新的顯卡。
(二)無法載入系統
無法載入系統同樣是讓很多用戶非常撓頭的問題,不過因為相關硬件是比較容易拆裝、價格較為便宜的硬盤,所以并不會特別讓人擔心。
在早期PC中,硬盤采用的并行ATA接口(如圖)需要使用跳線(如圖)和BIOS設定主從盤,并且安裝系統時要對分區激活,PC會載入“主盤”上的“激活分區”內的系統。
并行ATA連線,目前已經很少見:
硬盤上的主從盤設置跳線,新硬盤上也已基本絕跡。
在新的PC系統中,軟硬件安裝正常的硬盤無法載入系統,更多地是因為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統一的可擴展固件接口)的不當使用(如圖)。BIOS設置和安裝系統時,我們必須確認是否采用UEFI模式,有些BIOS的啟動選項中,甚至同一塊硬盤也有普通和UEFI兩種模式,只有當模式對應正確時,系統才能夠正常載入。
三、其他
PC系統還有很多檢查、維修,以及緊急處理的技巧,例如最常用的替換法等,相關的講解很多,且比較容易,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在新的PC中最讓筆者喜愛的其實還是主流處理器內置的顯示單元,當我們使用所謂最簡系統(只保留處理器、主板、內存)進行故障判斷和排除時,可以不僅依靠自己的判斷和主板報警了,而是可以通過板載顯示輸出接口輸出一些信息,而且在顯卡損壞時還能用來應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