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統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經常使用Windows 10自帶的WinRE修復系統進行修復,在較早的版本中,該組件默認保存在硬盤前部恢復分區,比如筆者的電腦上該分區大小是450MB(圖1)(注:不同版本分區大小是不同的)。每個版本中恢復分區的主體文件WinRE.wim文件的大小也不同,而且版本越新體積越大(因為功能更多)。這樣在后續升級時如果該恢復分區空間不足,新版本會在硬盤后部自動劃出新的分區存放WinRE.wim文件,這會導致硬盤多出不必要的恢復分區。那么,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2004版的Windows 10在執行全新安裝時,安裝程序默認創建的恢復分區已經位于硬盤最后部(大小則是900MB),這樣不僅為后續新版本WinRE.wim預留了足夠的空間,而且也方便手動進行擴展。如圖就是最新Surface GO 2的分區結構圖,可以看到WinRE分區已經位于硬盤的最后部(圖2)。正在使用的低版本Windows 10系統硬盤后部如果尚未自動劃出分區,我們可以參照2004版的方法,手動將恢復分區功能移動到硬盤的后部空間。下面介紹具體的操作方法。

小提示:系統文件的移動可能會給系統帶來不可預知的損壞,在操作之前,建議做好重要數據備份,并強烈建議準備好啟動U盤備用。
首先確認系統當前的恢復分區位于什么位置,以管理員身份啟動命令提示符并輸入“reagentc /info”,在下面顯示的“Windows RE位置”就是恢復分區,比如筆者的電腦是“harddisk0\partition2\Recovery\WindowsRE”(即第一塊硬盤的第2個分區“\Recovery\WindowsRE”目錄下)(圖3)。

注意:如上所述,當默認恢復分區空間不足時,新版系統會自動在硬盤后部劃出分區存放WinRE.wim,所以通過上述方法查看恢復分區已經在硬盤后部就不要再執行遷移操作,只需按照文章最后的介紹刪除多余恢復分區即可。
確定恢復系統的位置后,右擊桌面“此電腦”并選擇“管理→磁盤管理”,接著定位到右側第一塊硬盤的最后一個分區,右擊并選擇“壓縮卷”,在打開的窗口“輸入壓縮空間量(MB)”后輸入“1024”,即在當前分區下擴展出1GB新空間作為恢復分區使用(圖4)。

接著選中擴展出來的未分配空間并新建簡單卷,格式化并為其分配盤符G:,卷標命名為“WinRE”。接下來將原來的恢復分區的文件移動到此,注意由于原來的恢復分區默認無法直接訪問,需要借助bootice.exe(http://suo.im/6dybMF,提取碼: xbas)為其分配盤符。啟動bootice.exe后在目標磁盤選中磁盤0,點擊“分區管理”,在打開的窗口中選中序號1分區(即第二分區),點擊“顯現”,取消其隱藏屬性;繼續點擊“分配盤符”,為其添加一個訪問盤符H:(圖5)。

繼續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輸入“takeown /f h:\recovery /a /r /d y”和“cacls h:\recovery /T /E /G administrators:F”命令,獲得文件夾所有權,現在打開資源管理器就可以訪問“H:\reovcery\windowsre”,其中保存的就是恢復系統所需的文件。按提示將“H:\reovcery”剪切到“G:\”備用(圖6)。

返回命令提示符窗口,繼續輸入下列命令重新配置WinRE(rem為注釋語句,無需輸入):
rem 先關閉修復環境
reagentc /disable
rem 重新指定恢復分區位置為G:
reagentc /setreimage /path G:\Recovery\WindowsRE\
rem 再次開啟修復環境
reagentc /enable
reagentc /info
在命令提示符下輸入“reagentc /info”,確保這里顯示的Windows RE位置是“harddisk0\partition5\Recovery\WindowsRE”(即G:\Recovery\WindowsRE),表示已經將恢復分區移動到了指定分區(圖7)。

現在按住Shift鍵,接著點擊“開始→重啟”,這樣重啟后會自動進入高級啟動,在啟動界面點擊“疑難解答→高級選項→命令提示符”(圖8),如果可以成功進入命令提示符界面,說明上述移動已經成功生效。

通過上述方法成功地將恢復分區功能移動到硬盤最后的部分,以后如果需要調整空間,只要先將“G:\Recovery”目錄復制到其他分區保存。同上在磁盤管理中選中E盤(即G盤前一個分區)進行空間擴展,擴展出空間后和G合并,然后再將“Recovery”目錄復制回來。
對于已經完成上述遷移操作的用戶(也包括升級時已經在磁盤后部劃分出了新恢復分區的用戶),原來多余的恢復分區則可以使用Diskpart命令進行刪除(注意刪除分區之前一定要選對多余分區卷標,切勿選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