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不夠用,不想著正價夠買流量包,卻當起了“黑客”,通過軟件修改了訂單價格,然而聰明反被聰明誤,這種行為已經構成了犯罪。近日,石家莊市橋西區法院依法審理了這起盜竊案。
王某是一名酷愛上網的90后小伙,沒事就愛在網絡上看看信息,刷刷視頻,追追劇集。這就導致他的套餐流量很快就使用完了,沒有了流量,就不能上網了,怎么辦呢?找餐廳或者是公共場所連接無線吧,不夠方便,購買流量包吧, 11G的流量需要280元,雖然流量是夠用了,但是王某覺得這個價格實在是太貴了,很不合適。這時,王某想起了2016年在某個QQ群下載了一個軟件,說是可以攔截APP訂單信息,還可以修改訂單價格,當時自己還學習了如何操作,這次買流量包可以嘗試一下。打定主意后,王某登錄了某公司開發的APP,下單流量包后,通過軟件進入了后臺,將280元的訂單改成了0.01元,隨后進行了支付,沒過幾分鐘,短信提示來了,顯示已經充值成功。此后他又連續給自己和親朋好友充值了11次,合計價值人民幣3078.89元。后王某的行為被某公司發現,公安部門通過技術手段鎖定了王某的位置,隨即將其抓捕歸案。案發后,王某的家屬將其盜取的手機流量包折價款退賠給某公司,某公司對王某表示諒解。
橋西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為將手機流量加油包非法據為己有,通過軟件秘密修改手機流量包的價格為0.01元后進行購買,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王某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當庭認罪,依法予以從輕處罰,王某親屬已將盜取的手機流量包折價款全部退賠給被害人,酌情對王某從輕處罰。最終,法院以盜竊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