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則視頻在朋友圈中刷了屏。一名甘肅慶陽市西峰區的高中女生在麗晶百貨大廈8樓欲跳樓輕生,消防官兵接警后立馬趕去營救,可惜的是再百般勸阻挽留后,仍然沒有救回這個女生,只留下一句”哥,謝謝你,我走了”,一條生命就此應聲損落。消防員士兵趴在高樓邊撕心裂肺的哭聲回蕩在整個城市上空,令多少人心碎!
然而,這名正值青春年華的高中女生為什么要自殺呢?在得知背后的原因以及周圍人的態度后,不禁令我毛骨悚然!
該女孩名叫李依依(后簡稱小李),18歲,目前是甘肅西峰某高中的高三女生。據同學透露,該女生患有嚴重的抑郁癥才會導致自殺。可事實是,她的抑郁癥并非天生的,而是因為一起班主任的猥褻案引發的。

李依依(已打碼)
2016年的一個夏天,在讀高一的李依依上課期間突然感到胃痛不適,于是向老師請假獨自返回宿舍休息。50多歲的班主任吳永厚(后簡稱吳某)聽聞后,立馬趕去小李的宿舍關心慰問。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班主任吳老師的慰問竟然變成喪心病狂的禽獸行為。

李依依(已打碼)
吳永厚來到宿舍后,與小李寒暄兩句見其無力應答,便直接坐到了李依依的床上突然抱住她強吻!李依依頓時被嚇呆了,一直以來自己無比尊重的班主任怎么會對自己發起獸欲性侵?據小李在之后的控訴書中寫道,當時她瞬間腦中一片空白,渾身無力,加上胃痛不適,想反抗卻被吳永厚緊緊纏住無力掙脫。而吳某見小李不知所措的表情后,更是變本加厲,不僅咬了她的耳朵,兩只手還在小李身上到處亂摸。直到最后用整個身體的體重將小李強壓在床上,將其上衣撕破,準備硬上強暴。
還好此時,門外突然有人敲門,班主任吳某才嚇得不得不停手,整理好衣服,并且若無其事的離開。
2
在接下來的這段日子里,這件強奸未遂的噩夢般往事在李依依的腦中一輩子也揮之不去了。她常常一個人躲到廁所間無助的哭泣,每晚睡覺都會在夢中被此事驚醒,害怕禽獸老師再在她入睡期間爬到她的身上。
經過內心許久反復的掙扎,小李終于鼓足勇氣,準備向學校揭發吳老師的禽獸行為。一方面希望能討回公道,另一方面也希望警醒其他同學,不要再有其他女生遇害。
她先找到一名自己比較信任的任課教師,該教師聽聞原委后說道:“吳老師是我的同事,你這件事我解決不了,要不你找下教導主任段老師吧?”
接著,李依依來到段主任的辦公室,段主任將此事的前因后果聽完后怒不可遏、義憤填膺,向小李拍胸脯保證道:“到底是哪個老師做出如此禽獸的事?我保證幫你出一口氣,簡直太過分了!”
可當李依依口中說出“吳老師”三個字時,段主任立馬改變了臉色。
吳永厚是該學校校長與高層著力推薦的當紅教師,如果曝出此丑聞的話,對段主任以后的晉升會有影響與麻煩。剛才還正氣蕩然的段老師猶豫間緩緩地坐了下來,笑著對小李說:“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可是與吳老師作對的話,對我有非常多的壞處與不便。你看你能不能體諒我下,不要為難我,這件事就算了?如果你要轉班級或者轉學校的話我都能幫你,但公開與吳老師為敵我很難辦啊……你看,反正你也沒有被強奸到,是不是你有點小題大做了?”
站在主任辦公室的李依依見到段主任如此180度的轉變,瞬間心涼了一半……

李依依寫給法院的控訴狀
3
回到宿舍后,李依依悲憤難耐,她始終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卻被吳永厚害得食不下咽、連夜失眠,甚至還大大影響了她的高中學業,成績一落千丈。是的,在痛苦的心理煎熬中,2016年9月,也就是被吳某猥褻2個月后,甘肅慶陽市醫院將李依依確診為抑郁癥。診斷書上顯示有明顯PTSD癥狀,確認為受到心理創傷后產生的應激障礙。
并且,就在確診抑郁癥后的3個月內,小李連續產生了多次的自殺念頭,其中就有吃安眠藥自殺,可都是自殺未遂。
無奈之下,小李最終選擇了報警。
當地警方接警后很快就立了案,公安是支持李依依的,并已作好準備以猥褻及強奸未遂的罪名移交檢察院公訴吳某。然而,吳永厚在接受檢察院問詢時卻辯稱他那天強吻、碰頭、上下亂摸的行為只是確認下小李有沒有發燒感冒!檢察院最終還是認為吳某的行為輕微,且無法證明猥褻與李依依抑郁癥有直接關聯,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檢察院認為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

檢察院認為吳某的猥褻行為與小李的抑郁癥無法證明有直接關聯,決定不起訴
一次接著一次,無人關心,無人替她主持公道,讓到處投訴無門的李依依心理最后一道防線也崩潰了。
回到學校后,對于影響學校聲譽的李依依,學校當然不會放過她。在校期間,在各個細節上有意無意的去孤立她、排擠她,她從此成為了同學眼中的怪人,同學嘴中的精神病人…………而她的父親為了此事到處替她奔波伸冤,最終經不起身體折騰,也病倒了。李依依的心中萬般自責:是不是都是因為我引起的?

李依依親筆控訴狀:“在同學眼中我成了得怪病的人,到處遭受嫌棄。而猥褻我的班主任卻成了可憐的人。”

李依依控訴狀:“我曾以為學校是社會里的一塊凈土,可我卻在這唯一的凈土里看倒了丑陋、鄙夷。”
4
2018年6月20日下午,李依依在朋友圈留下最后的遺言后,爬向了麗晶百貨8樓窗臺外。她呆呆地望著這個世界,手機在她的手中不時的震起。

朋友圈遺言

然而,更令我心寒的第二件事,卻發生在了此刻。
小李坐的窗臺是一個極其狹窄的平臺,消防員幾乎很難營救。她讓消防員與父親都不要去靠近她。就在消防員心理疏導與女孩猶豫不定間僵持不下時,底下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了。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一幕出現了。底下的人群甚至包括的她的同校同學都沒有想去勸阻她。反而一個個開啟冷嘲熱諷的模式,有鼓掌的、有叫好的、有慫恿的、有嘲諷的:“怎么還不跳?”、“你倒是快跳啊!”、“在那里猶豫什么?丟不丟人?快跳啊!”

發朋友圈的底下圍觀群眾

底下圍觀群眾

圍觀群眾鼓掌歡呼
甚至很多人上快手開啟了直播,在直播中都是對女孩諷刺的留言,評論中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陌生人去關心下她,去救她最后一下。


快手上催促女生跳樓的圍觀群眾笑臉
除了消防員……
5
之后的事就如開頭視頻所見。
那位拉住李依依最后一只手的消防員小哥,剛剛領完結婚證20分鐘,就接到報警通知趕到現場。面對自己未來無限憧憬的幸福家庭,小哥真的受不了一個只有18歲的女孩就此輕易地離開這個世界。他想救她,他用盡全力想在最后時刻拉她上來。
“你以后還要結婚、會遇到喜歡的人、會遇到一個拼命愛你的人,就和剛剛拿到結婚證的我一樣,千萬別放棄自己!抓緊我!我拉你上來!”
然而,飽受抑郁癥3年的李依依卻再也聽不進去。她抬起頭,笑著對消防員哥哥說了最后一句話:“哥,謝謝你,我走了。”
主動松開了那只手……

在這起事件中,最讓生活君趕到心寒的是,樓上那個為沒能救助女孩的消防員哭的撕心裂肺,樓下的群眾喜笑顏開,這樣的對比,簡直魔幻。
老師猥褻,沒有殺死女孩,因為她堅信世間還有正義;投訴無門,沒能殺死女孩,因為她要守護最后的尊嚴;可是那些冷漠、嘲諷、叫好的人卻殺死了女孩。
因為世界最深的傷害,是我的鮮血,被你當作喂食的蜜糖。
6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冷漠與嘲弄成了這個時代的標簽。
我想起了去年發生在河南的一場悲劇:
一個女子站在斑馬線上等紅綠燈,卻被一輛逆行的出租車撞倒,司機并未下車查看,而是直接逃逸了。
隨后多輛車子經過,都未停車救助女子;來往的路人,即使注意到了倒地女子,也無人上前詢問。


一分鐘后,另一輛汽車飛馳著從女子身上碾過,把女子活活壓死。

我無法想象那漫長的一分鐘里,女子在生死邊緣的掙扎是如何的痛苦?我也不知道女子的親人看到監控錄像后是何等的怨恨。
我只知道,在那一分鐘里,但凡有一個人將她扶來路面上,打個急救電話,就能挽救一個生命,就能讓一個家庭免于破碎,讓妻子回到丈夫身邊,讓母親重新擁抱孩子。
可是沒有,什么都沒有。寂靜無聲,方才顯露恐怖,沒血沒肉,真正直刺人心。
馬克·吐溫曾說過:有時候真實比小說更加荒誕,因為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實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人性面前,毫無邏輯,陽光之下,卻是罪惡生根。

冷漠是什么?
羅伯特·西奧迪尼在《影響力》中,曾提到了一個曾經轟動美國的案例。
1964年,一位叫凱瑟琳·吉諾維西的三十歲女子在深夜下班回家的途中被刺殺,在長達35分鐘的時間內,攻擊者不斷追逐,前后襲擊了三次,終于將凱瑟琳殺死。
在整個過程中她一直在尖叫呼救,而她的38個鄰居從自家窗戶里觀看了謀殺的整個過程,卻沒有一個人報警。
后來,在媒體的逼問下,目擊者都聲稱“我不知道”,只有幾個人說是因為害怕或不想卷進去。
我們不要求每一個人都是懲惡揚善的蝙蝠俠,但是一個匿名報警電話并不會對人構成什么威脅。
很多人常常把自己想象為超級英雄,可是有事來臨時,千篇一律的卻都是冷漠與自私的面孔。
因為我們已經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嘲笑弱者,習慣了消費他人痛苦,習慣了享受高高在上的快感。
當我們跑步時摔倒時,很少會有人主動將我們扶起,因為“碰瓷”使人選擇冷漠,當我們被騙子欺騙,也無人再給與同情,換來的卻是一片刺心嘲笑聲。
這個世界已經不再對做惡保持必要的敏感,相反,卻對弱者寄予無限的惡意。
把別人的痛苦當成笑話來看,面對別人的痛苦冷嘲熱諷,這是無聲的扼殺手段,幾乎無人能夠幸免。

為什么惡總是比善更容易傳播?
因為善需要選擇,它考驗每個人的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當我們面對世界的丑惡時,內心的灼痛感會讓我們本能地回避。
相反選擇惡卻不需要費神,它總能找到更合適的理由為自己掩飾。既然朋友圈里都是女孩跳樓的視頻,多我一個轉發又如何?既然大家都拍手稱快,我何不加入這場盛宴?
可是人性的光輝不就是那份有時平淡卻無法抹去的灼痛感么?作惡雖然看起來沒什么成本,可是因此輸掉的卻是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
連岳說過:不要做試探人性的事情,將人置于無制約的情境下,給他足夠誘惑,你一定能夠如愿看到人變壞。
我卻想說,或許這個世界無法變得更好,或許惡永遠比善更有力量。但是,既然做惡的人能夠結合起來毀壞這個世界,為善的人也應該結合起來與之對抗。
愿我們的努力讓每一個受屈的靈魂安息。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