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Ryzen發布算是給了傲慢的牙膏廠Intel一個下馬威,讓原來吊著賣的X99 HEDT發燒平臺從陽春白雪突然變成了踩到了泥里。上次使用AMD的處理器已經是14年以前的Duron 800,雖然AMD最輝煌的K8時代我也有勸好基友敗了Althon 速龍 x2 3600+,但是很快AMD就被Intel的神來之筆扣肉2——哦不Core Duo 2(其實這貨我一直困惑中文叫什么?酷睿2?你媽批有句話我不知道當槳不當槳——Sandy Bridge核心經典的i7-2600K和i5-2550K一代也號稱是酷睿2代啊),打得從此一蹶不振在地上摩擦了十年。
直到蘇媽不知道從哪里挖來個大神,據稱帶來了Haswell的IPC設計,跟當年Intel拋棄Netburst P4一樣拋棄了工程機械的模塊化設計,重回SMT多核心架構,遮遮掩掩的發布了Ryzen。一開始因為RX 480偷電和公版頻率的問題打擊到的信心還將信將疑。但是眾多的媒體評測力證AMD這次真的咸魚翻身,終于給阿財吃了一顆定心丸。
感謝AMD逼得Intel不能再以:“全新的xxx-well/xxx-lake處理器是又次偉大的升級!我們在核心顯卡上增加了50%的晶體管和芯片面積,性能提高了40%!在我們世界一流的晶元制造工藝下面,依然保持處理器擁有4核心8線程,緩存也沒有縮水!”的態度發布新平臺產品混日子了。X299價格還是上天,Intel 300 Express Chispset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是在秋季Intel這變化開始之前,我們來搗鼓臺AMD Ryzen 7 1700的八核神機吧!
配件 |
型號
|
單價
|
CPU |
AMD 銳龍 7 1700 處理器8核盒裝
|
¥ 1,999
|
散熱器 |
AMD Wraith Spire RGB散熱
|
¥ -
|
主板
|
微星X370 Titianium
|
¥ 3,299
|
內存 |
芝奇 Trident Z 幻光戟 RGB
|
¥ 1,149
|
顯卡
|
微星 GTX 1070 GAMING Z
|
¥ 2,899
|
SSD |
三星 SM951 256G
|
¥ 699
|
機箱
|
追風者416PEG
|
¥ 399
|
電源 |
訊景(XFX)額定550W XTR550 電源
|
¥ 459
|
總計 |
|
|
追風者416玻璃版靜音機箱,京東399,性價比很不錯。

頂部是2個12/14cm風扇排風口,平時用防塵磁性蓋板。

機箱內部是紅黑混色搭配,配色在DIY領域萬能流行,非常的鮮艷奪目。連7根機箱擋板都是混色搭配,暴露出設計師的小心機

前面板可以免工具拆卸,清理灰塵,所有的柵格空均配有防塵濾網。

機箱終于取消了5.25英寸光驅設計,但是配件盒依然包括可以擴充的4個3.5英寸機械硬盤,加上電源倉下面的2個3.5英寸機械鍵盤抽取托架,一共可以安裝6個3.5英寸驅動器,配件還包括一根RGB LED燈條。

扒光光的追風者416機箱內部,雖然是純鋼機箱,但是沒有鍍鋅板的廉價感,前面板原配有一個3pin Vdc調速風扇。

RGB燈條接前面板接線,通過機箱前面板右數第二個圖示下隱藏的按鈕調光,可以選擇16種不同顏色;通過追風者零售燈條轉接線接在微星主板Extend LED接口和Gaming App驅動可以實現16M色調光。

水冷和發熱量不大的Ryzen組合搭配,干活不累。

開箱大吉~~~~~~~~冰神B240一體化水冷散熱器。

冰神B240采用經典的冰神冷頭,微水道和FEP高分子聚合物水管,不會跟橡膠管一樣老化漏

這個冷頭從冰神240M一直有個缺點我得吐槽一下,在某些ITX主板上面,冷頭底面擰著螺釘的部分可能會擋住VRM電容。冰神II系列的冷頭設計切削出方形銅塊凸起設計更好一些,但是價格——一個冰神II 240能買2個冰神B240了。

冰神B240的冷頭可惜還是老式的白光設計,最近還是比較流行RGB炫彩的。

裝上AB 120風扇,這個風扇散熱造型跟溫柔臺風好相似。

總重量正好1kg,但是大部分重量是機箱承擔了,所以主板和CPU不需要承受太大的壓力,這樣不用擔心壓壞Intel縮水的酷睿6、7代CPU

Intel扣具,這里只是交代一下,因為實際上并不會使用Intel扣具,我們這次是AMD Ryzen!

安裝AM4扣具,AM4扣具有幾種安裝方式一種是利用原有的塑料扣,另一種需要拆掉原有的塑料扣。使用原配背板。最徹底的方式是利民全平臺扣具不用主板背板也不用原有的塑料扣。

掛耳式的扣具需要安裝四個螺釘就能固定好冷頭

安裝AM4扣具后的冷頭。

安裝AM4扣具后的冷頭 視角2。

安裝冰神B240不需要拆卸主板零件,只需要這樣一掛,擰緊手擰螺母即可。


后面板和前面板分別預裝了一個3pin Vdc調速機箱風扇。

AMD銳龍 CPU IMC內存控制器性能限制,插滿4條內存會導致最高只能到2666……想跑2933只能插2條內存。

硅脂涂上。

追風者416機箱可以用非常規的方式在頂部裝上240水冷,只固定冷排一邊,也像模像樣。

45度角拍一張,感覺也不錯噢,自己驕傲一下。

已經完全裝好了整機。

通電,又是一次性點亮!

而芝奇Trident Z RGB幻光戟3200 C14的三星B die顆粒,對Ryzen處理器有神奇的迷之兼容性。四條插滿,也沒有翻車,貴還是有貴的好處啊

尷尬的是機箱前半段空蕩蕩的,實際裝機中我們并沒有4個以上的硬盤安裝,為了美觀,肯定選擇把機械硬盤安裝在電源倉下方,就是圖片中電源前端位置。

很風騷的LED燈有木有,很風騷的內存有木有?

機箱前面板還是帶著RGB LED燈裝飾的。

黑化鋼化玻璃的側透,比亞克力側透更透亮,現在已經成為市場上399以上價位DIY機箱的側透主流設計。

相比起來鋼化玻璃的反光率更低,看起來更深邃,相比起莫氏硬度為2~3的亞克力,莫氏硬度為7的玻璃也更不容易磨損劃傷——其實鋼化玻璃只要一有劃痕碰傷就會表面應力不均勻自然破裂成渣渣了,所以外形完好的鋼化玻璃板肯定沒有劃痕。

鋼化側透和菊花的點綴完美結合,這款機型的紅黑相間配色確實很奪眼球!

另一側是完全的吸音鋼板。

保持低調的前面板。

紅黑錯落的后面IO接口。

簡單測試一下性能——不得不提,Ryzen用戶開機第一件事情就是刷BIOS……千萬先刷新BIOS提高內存兼容性。
更新到最新的BIOS之后,銳龍 Ryzen 7 1700內存只能跑2933,XMP 3200依然不能開機,只能等待AMD招牌的“戰未來”繼續優化AEGSA,優化BIOS。
CPU性能方面我在1.26875V超頻到了3.7G穩定,3.8G需要加到1.376V 天雷滾滾

舊版 1.78 CPU-Z因為銳龍跑分過高而被火速“修補漏洞”

跟超頻到了4.8G的i7-7700K對比。Ryzen 7 1700@3.7G單核性能低了20%,但是多核性能高了70%。

魯大師娛樂跑分。


發熱量方面,銳龍 Ryzen 7 1700 3.7G滿載AVX FPU烤雞功耗大概在83~95瓦之間。得益于AMD的良心釬焊,比i5-2500@3.8G烤雞105~130瓦還低了3度左右,這是8核16線程vs4核4線程卻出現溫度更低的逆天情況。地牛打滾 咸魚翻身:PK614&酷冷B240水冷Ryzen銳龍新機 這點16nm工藝Ryzen新架構在3.7G頻率下面還保持著發熱量低功不可沒。不過Ryzen處理器GF的三星祖傳漏電工藝運行頻率再高一點到4.0G和4.1G就會撞上頻率墻,功耗電壓溫度就都瞬間爆炸超過160瓦了。

不過即使是超頻3.7G,Ryzen 7 1700的發熱量依然不是原裝幽靈風扇能壓住的。烤雞超過80度出錯記錄大大增高。幽靈風扇即使是滿速2000轉也只能壓在96度左右。

散熱器方面——例如3月3號之后才上市的酷冷至尊B240直接就支持AM4主板了,舊款散熱新出廠的很多都更新了產品說明支持AM4主板例如酷冷至尊冰神G120和九州風神船長240EX。但是用戶已經買下的舊散熱器其實都倍兒好用,用戶也沒有必要買新的。大部分廠商提供AM4扣具申請服務,例如貓頭鷹發郵件提供以下材料給客服。

因為貓頭鷹散熱器的用戶能免費申請AM4扣具,出運費即可,我也就不客氣的發郵件申請了貓頭鷹U12S的AM4扣具,利民散熱器則需要99元購買支持AM4的全平臺扣具。

對比風冷和水冷散熱,果然是2個風扇的冰神B240在AM4 Ryzen 7 1700下面散熱性能最佳。比貓頭鷹D15S同轉速大約低了2度,U12S在獨立散熱中墊底,而AMD原裝RGB幽靈風扇直接96度出局!

但是雖然效能墊底,阿財還是不得不承認,AMD幽靈散熱RGB風扇真的很騷氣!如上圖所示^_^
Ryzen銳龍第一次裝機,坑和驚喜并存。首先Ryzen 7 1700,2300就買到了京東盒裝,還送RGB效果特棒的原裝風扇。但是原裝幽靈風扇雖然有4cm粗的熱管,但是跟標稱的65瓦TDP一樣,沒有超水平發揮,依然不能勝任超頻3.7G后Ryzen 7 1700超過90瓦的滿載發熱量。
銳龍Ryzen平臺目前對DDR4內存支持是個大問題,首先分支持和不支持的內存,不支持的內存癥狀是直接開機Code:55,CPU和DRAM Debug燈交替閃爍,屏幕不亮。然后能順利開機的內存又分只能跑2133和能順利跑上2933+頻率的內存。
主板也是不少坑,首先大部分廠家一開始沒覺得AMD真的能翻身,供電都很寒酸,加上AM4主板的設計跟Intel Zx70一樣,是分CPU核心和SoC核顯供電兩部分的,廠家宣傳的“10相供電”,“11相供電”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目前Ryzen處理器沒有APU核顯,所以AM4主板目前哪怕10相供電都是“6相干活,4相圍觀”得窘境。
而Ryzen 7系列8核實際功耗大概是3.2G 65瓦,3.7G 90瓦,4.0G 160瓦,4.1G 200瓦。所以搭配Ryzen 7系列盡量選擇供點多的主板沒錯,但是Ryzen 5 6核4核可以用供電省點的主板。具體到X370和B350芯片組的最大差別只是SLI支持不支持。所以在沒有SLI雙卡需求的情況下,尤其是阿財最愛的ITX主板上面,B350主板更值得選擇。
|